English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活力哪里来

1998-10-2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 昆 通讯员 卫荣凡 韦日平 我有话说

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自身得到更大发展?广西大学适应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产学研结合,走出一条充满活力、富有地方特色的办学之路。

学校定位:发挥大学的服务功能

创建于1928年的广西大学,秉承首任校长马君武先生倡导的服务广西的精神,几十年来为广西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前些年广西大学和其他高校一样,在办学上存在的效益不高、专业老化、科研成果不适应社会需要、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的发展。

1990年初,主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带队到一些地县考察时发现,学校已有的成果人家不感兴趣,人家需要的成果学校又没有。这促使该校领导、教职工进一步思考学校的合适定位: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办学方向上瞄准高新尖的目标,向一流名牌大学看齐,固然重要,但是,从广西大学的发展和地方的实际需要看,更应立足于地方经济和社会需要,在学科建设、科研方向、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支撑、示范、扶贫三大服务功能,走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运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科技成果,将地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科技难题,广西大学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研究为龙头,以应用开发为主体,相应发展基础研究的科技管理服务体系。一大批教师主动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解决实际难题。“八五”以来,通过科技扶贫、科技成果转让,联合开发项目达100多项,产生经济效益80多亿元。

广西具有丰富的木薯资源,学校组织专家系统地开展了对木薯淀粉的深加工研究,开发出应用于纺织、造纸的木薯变性淀粉8个系列品种。曾经濒临倒闭的明阳淀粉厂使用该技术后,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变性淀粉生产基地,如今年产值超2亿元。甘蔗糖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从甘蔗良种的培育、栽培、植保到甘蔗的深加工、糖业的环保、综合利用等方面,学校都取得一大批科技成果并进行了推广应用。广西大学在农业科技开发上也是硕果累累:杂交水稻研究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航天水稻空间诱变育种取得新的突破;在河池、百色等革命老区实施的200万亩粮食增产综合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西江沿江河岸实施的提早水稻成熟期的“弹性育秧”技术,结束了广西低水田“十种九无收”的历史。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在林业生产的综合开发方面,广西大学历时10年的广西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为退化生态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先后开发出的氢化松香等四个高附加值产品,使松香出口价格提高一倍以上。

产学研合作,提高办学效益

继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及一批农场联合建立科研中心和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之后,今年初,广西大学又与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走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学校在提高办学效益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

有这样一组数据:广西108家糖厂,有97家使用了广西大学的科研成果,占90%;材料工业方面,广西80%的水泥厂运用了广西大学的成果;农业方面,仅“八五”期间,广西大学的农业科技成果就为广西增加经济效益16亿多元;承担与电力相关的科研课题97项;水工结构方面取得的一些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不仅广泛应用在广西红水河梯级电站的开发中,还进入了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对广西大学来说,适应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与建设自身重点学科,两者相辅相成,既提高了办学效益,也激发了重点学科的活力。该校现有的制糖工程、结构工程、分子遗传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等12个重点学科,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广西各行业的现实问题或未来发展。为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条龙的科技服务,学校将相关学科组织起来,形成学科集团优势,使学科建设既减少了重复投资,又推动了重点学科建设。如糖业工程学科群,在已投入250万元的基础上,将在近期再投入750万元。

办学之本: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高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至1998年秋季,广西大学共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近8万名,成为广西各行各业的建设骨干。

广西大学之所以成为广西重要的人才摇篮,关键在于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90年代以来,在已有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方面,广西大学制定和落实师资队伍和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训规划,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导师制,分期分批开展青年教师马列主义理论培训,进行师德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同时,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近几年来共引进优秀人才225名。

广西大学从80年代后期就开始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拓宽专业口径,增设新专业,使专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合理,体现了综合大学的特点。其次,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学校先后开办过国际贸易“3+2”试点班和科技开发经营“3+1”试点班,通过“3+2”、“3+1”形式,允许学生在学好自己主修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选读另一专业。与此同时,他们还开始了与地方、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尝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